隨著時代的進步、科技的發達,現在已經有許多傳統手工藝逐漸消失,
但在彰化,卻有個地方還是堅持用雙手製作出好的東西給需要的人,
那就是--------「永安製鼓」,一個用心、堅持的傳統手工藝。
其實跟著導航開進比考駕照還小的巷子中時,心裡很疑惑導航是不是帶錯路了?
畢竟導航帶錯路是非常時常的事情,正當還在疑惑的思緒中時,
我們已經來到了「永安製鼓」的這個地方了。
其實之前就有來過,但由於當時我們到達這裡時已經是老闆準備關門的時候了,
所以我們就沒有多打擾老闆,還跟老闆約好下次再見面。
這一次,趁著豔陽高照的休假日,特地去找了老闆,幸好老闆當天有製鼓,
因為老闆說只要下雨天他們就無法工作,所以工作會一直累積,
只要一看到好天氣,就得要馬上趕工,否則常常會有無法如期交貨的情形產生。
拍攝當天,我們一直不敢打擾老闆,只是靜靜的站在老闆旁邊觀察他的工作,
而且老闆也說他這陣子牙痛到都沒辦法吃,因此體力差很多,
這讓我們更不敢詢問老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了,不過老闆都會很熱心的自己跟我們講解。
可能因為我們不是攝影協會的,所以老闆會和我們聊很多。因為老闆說,
常常都有攝影協會的說要來拍攝,但是他們只要一來,他的工作就又會延遲,
因為攝影協會都會要求老闆擺各種他們想要拍的姿勢給他們拍,
因此常常會耽誤工作的進度。好加在我們不是那種人,只是靜靜的拍自己的,
也不會去影響老闆的工作進度,更不會要求老闆放下工作配合拍攝,
因為我們知道,純手工藝是非常辛苦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體力的,
而且讓人家好好工作,我們不是可以拍到最自然的工作情形嗎?
何必要為難人家硬是要配合你的拍攝呢?是不是?
這就是「鼓皮」,這都是真正的純牛皮喔~老闆還說老牛的皮比較有韌性及穩定性,
所以他都只選用老牛皮,不用嫩牛皮,在這點上,他非常堅持唷~
這些透了光的牛皮可是花費好幾道辛苦的手續才有辦法成為這樣的。
這些處理過的牛皮一定要曬乾,不曬乾的話非常容易變質及腐壞,
所以老闆說他很怕遇到下雨天,因為下雨天除了無法工作外,
最重要的是這些牛皮有可能會因為朝濕而開始變質甚至腐壞,
一旦如此,老闆可是要倒賠好多心血了。
曬好的鼓皮正等待著被老闆蓋上鼓身。
成堆的鼓皮都可是被賦予很重要的任務的喔~
不知道是餓了還是太久沒吃小點心,覺得這鼓皮還真像紅豆餅咧~(誤)
成堆的小鼓身。鼓身的學問也蠻大的,撿回來的木頭必須要一樣的,
若是鼓身由不同的兩種木頭組成,好像會影響到鼓的聲音的樣子。
(因為老闆對於鼓身沒說太多,所以不太清楚)
這些鼓皮正在做日光浴,做完日光浴就要蓋上鼓身去繃皮調音了。
做完日光浴的鼓皮,正在做拆下的動作。
鼓皮要去外面做日光浴時要先釘上釘子固定,不然鼓皮會跑掉,
而當作完日光浴後,就要將這些釘子拆下,才能取下鼓皮。
鼓身裡頭必須裝有彈簧,這樣才能產生音波使其發出聲音。
將鼓身放在架子上,蓋上鼓皮。
老闆很可愛,他說攝影協會都要他擺這些動作,所以他說他也要擺給我們拍,
我們說不用,請他忙自己的就好,他還很堅持要擺給我們拍,實在是很可愛的鄉下人。
在陽光的照射下,老闆那歷經滄桑的雙手著實讓人感到心疼。
但也讓我們更清楚知道老闆的用心與堅持。
接著就是繃皮和調音。鼓皮的後薄度會影響鼓聲的高低,
而每一個鼓的用途不同,當然發出來的聲音也要不同,
有的低沉,有的渾厚,有的較高亢等,都是要邊繃皮邊調音才能調出適合那顆鼓用途的聲音。
繃完皮調好音後還不能將鼓皮釘上釘子固定喔~
必須讓鼓皮拉個兩天的時間,聲音沒跑掉才能釘上釘子固定。
當天繃完皮後,可以聽到鼓皮"伸展"的聲音耶~真的好神奇!
鼓皮上都還可以清楚看到牛毛及毛細孔。
拉完兩天沒跑音的鼓皮才能釘上釘子將其固定。
(這顆不是剛剛上面那顆,是上面那顆的前一顆啦~)
釘子完成後就是這樣,與我想像的完全不同。
我原本以為固定只是釘個幾個位置固定,沒想到是一整圈啊~
而且老闆超厲害,完全不用做記號就直接釘,還能釘得非常整齊。
老闆說這完全是靠從小做到現在的經驗而得來的。
鼓皮完成固定後,就要將多餘(也就是當初繃皮綁繩的地方)的鼓皮割掉,
別以為割鼓皮很簡單,牛皮本身非常厚,因此要能將其割斷又不傷害到鼓也是一門學問喔~
調好音,固定完成後的鼓會到後面漆上顏色並且釘上金色的鈕扣。
老闆說釘這個金色鈕釦除了是裝飾用(把小釘子蓋掉)以外,
還有一個重點是釘上金色鈕釦後,鼓聲就會比較高一點。
看著老闆那認真的表情,實在是想不透攝影協會怎麼忍心打斷他的工作呢?
金色鈕釦釘上後,是不是漂亮許多了呢~?
另一頭,老闆娘也正在釘金色鈕釦,不過是小的。
因為這種鼓比較小,老闆說他的手大,不適合釘這種,因此就由老闆娘來釘。
釘好後,內部還要漆上金色的漆,而大鼓的外部也需要漆上金色漆。
釘好一面金色鈕釦後,老闆娘就會幫忙翻面讓老闆釘另一面的金色鈕釦。
當天與老闆的聊天過程中,發現老闆其實是個非常老實且刻苦耐勞的人,
只是他們知道做這一行的非常辛苦,所以老闆娘都會跟他兒子說不要做這行,
因為做這行太辛苦了!我想.......老闆娘看著老闆一路這樣辛苦撐過來,
應該是捨不得兒子過得像爸爸一樣這麼辛苦吧!
現在,就只剩下老闆夫婦倆一起打拼在這行業,
老闆說,如果他沒做了,就沒人做了。
其實聽到這話的當下,會有一點感動帶點難過,
因為......老闆若真收手了,台灣的傳統手工藝又要消失一項了。
不過,看到老闆夫婦倆年紀也大了,其實也不忍心他們再操下去,
畢竟這行業真的如老闆所說的又辛苦又累!
希望大家可以給予台灣的傳統手工藝一個很棒的肯定!